百人表彰

李玉

李玉,男,汉族,1944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吉林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会长。

他主要致力于菌物科学与食用菌工程技术和产业化研究,将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相结合,研究解决我国食用菌工程技术难题,促进了食用菌产业升级。建成了位居国内前列水平的菌类种质资源库,其中仅黏菌就报道了400余种,占世界已知种的2/3,发表新种46个。出版了国内外独有的“目”一级专著2部及这一领域第一本英文专著和《中国真菌志—黏菌卷》。“黏菌代表类群系统研究”和“重要黏菌类群系统分类学研究”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食用菌领域筛选培育出50余个品种,6个通过国审;创新改进了全日光栽培黑木耳等8项关键技术,改变了传统栽培模式;建立生产示范基地26个,以“五位一体”模式进行推广示范,指导培训技术骨干8000多人次,带动3万农户,累计推广50多亿袋(菌包),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60亿元。2019年,李玉教授荣获全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先进个人。

建立柞水李玉院士工作站,对柞水县木耳产业把脉问诊,助力柞水县食用菌产业脱贫攻坚。在深入考察柞水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的基础上,按照“一区一馆五库”的食用菌资源保育与利用的技术体系,为柞水选育出5个宜栽品种,并实现大面积推广,辐射带动全县9个镇办42个村发展木耳产业,帮助当地建成木耳研发中心1个、木耳菌种生产加工基地1个、木耳博物馆1座,还建成了独具特色的“木耳小镇”,年产木耳菌包可达1亿袋,年栽培规模维持在7500万袋左右,年产干木耳3750吨,实现产值近3亿元,已有3138户贫困户依靠木耳产业稳定脱贫。柞水木耳已入选央视“国家品牌计划”特色产品向全球推介。

2019年,对中国工程院帮扶的云南省会泽县开展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400余人次,开展林下食用菌种植,目前已建成菌种厂4家,年可生产菌袋200万袋,可独立生产羊肚菌、大球盖菇、冬荪、灵芝、平菇、猴头菇等菌种;成功推广林下种植大球盖菇、羊肚菌、冬荪面积达1000余亩,共带动20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此外,在河南省泌阳县、黑龙江省桦南县、吉林省长白县、集安市头道镇、汪清县天桥岭镇、和龙市八家子镇、图们市石岘镇等地扶贫,对玉木耳等新品种及配套高产优质大棚吊袋栽培技术系列标准示范推广,培训菇农累计3000余人,累计推广玉木耳2000万袋以上,香菇2000万袋以上、黑木耳5000万袋以上,带动农户5000余户。

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70余篇被“SCI”收录或引用,出版著作20余部,获得国家已授权发明专利16项。建立了教育部食药用菌工程研究中心,创办了《菌物研究》学术期刊。创建了食用菌专科专业和应用生物科学(食药用菌方向)本科专业,建成了相关的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在国内率先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较完整的菌物科学与食用菌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所带领的团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及教育部创新团队,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先后主持并带领团队完成菌类科技与工程研究项目如国家科技部、农业部、“973”、“863”、“948”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及面上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50余项,多次担任大会主席主持召开国际和海峡两岸学术会议,对我国菌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 欢迎关注中国老科协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zglkx20151020